“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提出已有多年,学界也曾有过“重写文学史”的吁求,可一直没有见到新锐而又厚重的涵盖了一个世纪的文学史著作问世。资料浩如烟海、工程庞大固然也足以令人望而却步,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文学史观和方法论的陈旧。最近由孔范今教授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正是以其文学史观和方法论的突破而具有了开创性意义。这是第一部在整体上有新意的二十世纪文学史著作。经历了百年历史沧桑的中国文学,在这里不再是分装在几个时间框架里的“历史的堆积物”(韦勒克),也基本上改变了“时代背景+作家作品排座次”的模式。文学史观和方法论的更新使隐藏在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背后的某些规律性现象若隐若现、呼之欲出。由主编孔范今执笔的长达十二万字的导论,是用力最多也最能代表这部著作学术水平的部分。论者根据文学与历史的相关性原则和综合的、动态的文学史观及方法论,把本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联系起来思考,充分估计历史变革中多维因素对文学的影响,也估计到作为历史主体、文学主体的人对价值的追寻和选择。大量经过梳理的资料和历史——逻辑的方法,使这篇洋洋洒洒的导论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出了综合性的也具有说服力的阐释。
“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与文学的补偿式调整和发展”这一章,是全书最具新意的一章。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何以会周期性出现相似性与重复性(尽管是螺旋式的重复)?何以从上个世纪来直到本世纪末出现了三次性质极为相似的大的回旋?这些均可从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在对人的心理的重视方面也有新改进。如导论把价值范畴引入了历史的动态结构之中,认为文学上的几次大的回旋,“都是以不断转换价值选择的方式实现的”。而价值,无疑以人的需要为尺度。有了人对价值的尽可能完美的选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学活动才有可能是符合规律与目的的统一的活动。我相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对于始于梁启超的意在启蒙的文学革新、对“五四”以来至今如扑不灭的火种的自由主义文学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既是“第一部”,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在我看来,主要问题是整体上的不平衡。导论作为全书的高层建筑的总纲,理应贯穿到各编和各章中去,至少上中下三编前面的“概说”,联接起来应构成一条体现了总纲精神的完整的历史线索。可是由于执笔人情况有别,未能达到这个要求。下编(1976——)的概说基本上停留在现有的当代文学史的平面罗列的水平,概说不概,与前两编的概说脱节。就一般水平而言,近、现代部分强于当代,大陆部分强于台湾部分。论述的笔力也是前详后略、前紧后松,作为一部完整的大部头文学史著作来说,给人以前重后轻之感。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状况?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多达27人参加的“集体工程”所难以避免的。